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教育考试 > 正文

    二十多年经验的幼儿园老院长说:孩子入园无哭闹家长要警惕!

    信息发布者:qq71875900
    2017-10-09 08:52:55    回复:0    点赞:0

    孩子会释放情绪才是健康的! 

    这个秋天,一定又有不少幼儿园新生家长和孩子经历了一个不容易的九月。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连续几天大哭、在幼儿园表现比较木呐、回家以后大发脾气等等。这个十一,家长们在陪伴孩子游玩休息的同时可能也在担心,长假后好不容易适应幼儿园的孩子会不会又一下回到解放前了。

    关于化解孩子入园焦虑的资料很多,相信大家也学习不少,本文无意重复。

    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前几天一个在幼儿园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园长说的一句话:“我们和各班老师开会的时候会了解每个班孩子的情况。如果哪个班有不哭不闹的孩子,我们就会心里一沉,要知道,新入园第一周不哭不闹的孩子往往需要花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

    开始听完这句话我很诧异,有个不哭不闹的天使宝宝多好啊!园长说,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有情绪才是正常的,属于本能反应。除了极个别适应性和社会性特别强的孩子,多数不哭不闹的孩子是由于不敢表达或者不会表达而把自己的情绪压抑了下来。

    压抑情绪就像把垃圾藏在地毯下,时间长了就发霉了。

    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释放情绪是人的本能,把情绪压抑下来是一件非常消耗心理能量的事情,在人的内部会有很大的矛盾和斗争。在情绪压抑下来就好比把垃圾藏在地毯下面,看上去很干净,但是垃圾会在地毯下面发霉、变质、变臭,如果不加处理甚至会损坏整个地毯。

    前段时间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次,原因就是晚上我好不容易终于把娃哄睡了,从卧室出来一看,孩子的脏衣服还放在卫生间,人家老先生还在兴致勃勃地打游戏呢。我当时就特别火大,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一天都没见,吵架挺没意思。就强忍着干完活,阴着脸自己睡了,但是心里越想越难受。第二天早上,宝宝还没醒,他的手机突然响了,声音还很大,我一下就火了,说他:“和你说过没有,孩子睡觉了就调震动或小点声,有没有责任心?!什么都不干,就知道玩游戏…”随后大吵了一通。

    事后回想这件事,其实这是很小的一件事,直接说就好了。我还是窝着昨天晚上的火,老公也跟我说,以后有什么事,需要他做什么直接说。

    压抑情绪除了引发不必要的爆发,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皮肤、肠胃以及甲状腺的疾病很多时候是由情绪问题引发的。

    心智成熟的大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之中的孩子更是这样。他们有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时不知道怎么表达,有时还会以为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错。但不管会不会表达,孩子是很敏感的,那份不舒服会一直缠绕着他。

    见不得孩子哭闹、发脾气,也许是大人不够强大。

    习惯压抑情绪的孩子有自己性格的原因,家长从小就不给孩子表达和释放情绪的机会,甚至强烈阻止孩子发泄情绪,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不久前带宝宝参加一个亲子阅读活动,以前的小朋友都要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个两岁左右的女孩儿,不管妈妈怎么哄劝就是不愿意,一直躲在妈妈身后,她妈妈努力把她推到前面,小女孩儿就哭了,她妈妈哄她无效后,生气的把她连拉带拽带出教室,关上门,我们还能听见她训斥孩子的声音。

    一位专门研究儿童的学者曾说过,幼儿由于力量比较弱小、表达能力也有限,发脾气是他最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是很正常的。家长却往往觉得迅速的让孩子不哭,是帮他解除痛苦,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我们是在阻碍孩子天然的疗伤途径。我们往往特别不能接受孩子发脾气、哭闹,是因为我们焦虑,不能做到停下来听听孩子为什么生气、为什么伤心;因为我们不自信,怕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没教养,更怕别人说是我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本身就有没有处理好的情绪,我们怕孩子痛苦,我们更怕面对的是自己的痛苦和无力。

    用游戏让孩子大笑和翻滚吧!它是孩子释放情绪的良方。

    美国的科恩博士在他帮助了全世界无数父母的著作《游戏力》中提出游戏力的概念。游戏力是家长用各种游戏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在笑声中化解矛盾的力量。

    游戏对于情绪的释放同样有着神奇的力量。尤其对于那些不太会主动释放情绪,习惯把情绪压抑下来的孩子,家长更应该主动陪他们游戏,让他们动起来、喊出来,随着肌肉的运动,被压抑而找不到出口的情绪会释放出来。如果孩子的年龄和适应能力可以接受,不妨进行些有点冲撞性的游戏,就让孩子去翻滚、把自己摔到床上,让他们兴奋起来。最好能听到孩子的笑声,开怀大笑。如果听到笑声,那么就对了,就继续这么玩下去。

    一个家长说,她儿子刚上幼儿园,前两天也没哭,但是不管是老师反映的在幼儿园的情况,还是回家以后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明显孩子没有平时爱说话,问他什么也不说,愣愣的。她想起学过的游戏力,她知道这个时候语言是没有用的,于是她放弃了追问,妈妈、姥姥、爸爸、孩子两两组队,玩起了“两人三腿”的比赛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特别开心,和爸爸一起喊着“一、二、一、二”的往前走,为了争先,乱跑带跳,中间还摔倒了,全家人哈哈大笑。

    当全家人玩的都出汗了,坐在沙发上喝水的时候,孩子突然开口了,他说:“妈妈我想在家跟你玩儿,我想在我家的床上睡觉,我不想在那个床上睡觉,我睡不着”,说着孩子就哭了。妈妈当时也哭了,她抱住孩子,轻轻的安慰。同时,她也很欣慰,她知道孩子这是走出情绪、愿意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最后,附上《游戏力》中经典游戏供大家参考:

      袜子游戏:每个人都要想办法脱掉别人的袜子,但要把自己的脚上的袜子保护好。

      镜子游戏:夸张地模仿孩子的某个动作。对年龄小的孩子而言,这是一种完美的联结游戏,孩子被逗的哈哈大笑的同时,会感到被 关注。

      假装枕头游戏:假装孩子是枕头,大人困了,要靠在“枕头”上。肢体上的接触,通过游戏打开孩子心灵之门。

      咬人鱼游戏:父母当咬人鱼,用手假装是鱼的嘴巴,然后用一种笨拙可笑的方式追逐孩子,可总是没成功,咬到的不是自己,就是椅子,顺利引出孩子的笑声。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乡镇港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乡镇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乡镇港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